學齡前數學啟蒙練習,六個階段學數字概念!
- 柏林兒童ABS學苑 柏林
- 2023年12月2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階段一:依自然數順序數東西(約2y)
數手指、數錢幣、數積木、數玩偶、數什麼都好,就是一定要有「東西」,要有「數」的動作,然後搭配「聲音」。先從1數到10。平日有機會就數一下,熟練之後再從11數到19;然後解釋11就是10後面再數1個,12就是10後面數2個,以此類推。
階段二:可以數到19後,用數數來練習兩個個位數的加法(3y前)
數五個積木放一堆,再繼續數六個積木放一堆,接著問:「5加上6是多少呢?」,然後把兩堆積木放在一起重頭數。這時候,可以數到10的時候,故意把10個放一堆,慢慢帶入10個一堆的觀念。階段二可以用實物代替,請記得讓孩子數出來很重要。
階段三:開始加入10、20、30…「堆」的概念(3.5y)
類比1數到9,可以開始用10個一堆的積木或銅板,準備10堆,來教數10、20、30、40。最後試著學會從1數到99。
這是一個從大人角度看似簡單,對3–4y孩子來說,並非太容易理解的階段,不馬上懂很正常,請爸媽保持耐心。你可以問孩子:「6是幾個1?」若孩子已經很清楚知道6是六個1,2是兩個1,5是五個1,7是七個1…..)就表示,他對數字1–9的抽象概念,已經具備某個程度的基礎理解了。擁有上面的能力,孩子才能類推一個10、二個10、三個10(一堆、兩堆、三堆…)是什麼意思。那幹嘛要學「堆」?堆的概念是為了日後乘法做準備。所以,可以是一堆10個,也可以是一堆5個。
階段四:每次從頭數都正確後,進階學習簡化數法(4–5y)
先把大的數字放心裡,手指比小的數字,然後直接從大的數字之後開始數。(這個方式,最多適合比到10,也就是10根手指頭。例如:9+8,9放心裡,手指比8,從10..11..12……數到17)
階段五:會簡單的加法之後,就可以反過來做減法(4–5y)
例如:1+5,2+4,3+3都是6;就可以反過來教6-1=5,6-2 =4。最後就可以教會10是哪些數字相加而成的了(1+9/2+8/3+7……)。
階段六:理解後的有趣記憶法(5–6y)
為了讓記憶更有趣,「以5為中心,左右兩邊就會是好朋友,好朋友們會搭起一座美麗的彩虹橋。」用圖像和色彩記憶,讓孩子對數字增添更多想像力。明白10是由哪些數字組合之後,協助孩子歸納記憶,「加法好朋友」就是融入孩子喜歡、容易理解的擬人方式,把抽象的數字變成具體,帶入遊戲,讓算術變得充滿樂趣。
到階段六,爸媽們發現了嗎?
背誦首重理解。
如果你的孩子學齡前就很會算寫橫直式題目,請你問他:「13是幾個幾個10,幾個1組成?」會就不用擔心,不會的話代表孩子不過就是學會了算術的技能,而非真的理解數的真諦唷!
當然每個小朋友的發展不一樣,家長們也不用對参考年齡過度緊張,重要的是將數學融入遊戲及生活中☺

コメント